栂尾山高山寺

告别了眼花缭乱的神护寺,我向山中更深处的高山寺走去。一路上的红叶不再绵延成片,而是这里一丛那里一簇隐藏在山谷中。

67175888.jpg路边的餐厅和旅馆都在红叶的掩映下,浪漫玄幽的气息让人不得不停下脚步,细细品味。

67175882.jpg

67175883.jpg

若不是时间有些紧张,我一定会找一家料理亭慢坐,感受这这抹只属于深秋的红色。

67175884.jpg

徒步十多分钟,经过一段缓慢的上坡,我终于到了高山寺的入口处。

67175887.jpg

与神护寺不同,高山寺处在一个平缓的山丘上,外部地形起伏不高,但走门后就会发现层层叠叠的景色与曲径通幽的禅意。

67175885.jpg

67175886.jpg

高山寺是世界文化遗产,以寺内代代相传的国宝「鸟兽戏画」闻名。「鸟兽戏画」创作于平安末期,通过白描各种动物的故事,以漫画形式比喻人间,映射社会,是日本最早的漫画。它也被印在了高山寺的门票上,如今看着别有一番风味。

67175889.jpg

774年,光仁天皇勅令创立高山寺,时名为「神愿寺都贺尾坊」,曾有过华严宗派高僧明惠在此主持修行。

1206年,后鸟羽天皇将本寺改名为「日出先照高山之寺」,即为高山寺。从此高山寺成为华严宗派的一所名刹。

67175891.jpg

高山寺最出名的并非是红叶,事实上红叶在这里只是画龙点睛的点缀;踏进院门后不久,抬头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。

67175890.jpg

67175893.jpg

被巨木包围的参道,沿着崎岖石墙的小路,隐藏在林间的各种寺庙迹地,自己仿佛身处隐匿在一座高山深处的古刹中。

67175895.jpg

顺着参道向山深处走,一个回头,背后一个游人都没有。看看参道两边的森林,深处坐落着一座红色的小鸟居。这里仿佛是神明的居所,隐匿着佛教传说中的故事,随时会闪过一只神狐,一头小鹿。

67175892.jpg

漫步在这里,颇有一股熊野古道的醍醐味。雨后的山路布满了落叶,踏着细碎的青苔,走向更僻静神秘的密林深处。

67175894.jpg

直到你折回寺院外层的参道,才又感觉回到了深秋时节。

67175898.jpg

每次漫步在日本的山林中,脑中总是不自觉想起川端康成的《伊豆的舞女》:

「山间的路氤氲着雾气,衣服被蒙蒙的雨打湿。胸前和双脚本该觉得冷,背后却因为疾步而行被汗湿。」

67175896.jpg

67175897.jpg

67175900.jpg

石头堆砌的院墙和稀少的游人,这里的幽静感更甚于神护寺。

67175899.jpg

日本人对景色的改造一贯不是大开发,只是依景筑台,让建筑隐藏在山林间。山林和流水历经几个世纪依然不变,在这些地方徜徉,几百年前的古刹韵味仍然不褪。

67175901.jpg

67175904.jpg

漫步于此,一步一景,一千多年前的僧人在如此美丽的庭院中修行,是何等的惬意。

67175902.jpg

槙尾山西明寺

西明寺夹在高山寺和神护寺之间,同样是京都郊区的红叶名所。寺内范围是高雄三山中面积最小的一所,可以算是袖珍寺院了。

67175905.jpg

从神护寺前往西明寺的路上也很漂亮,川边的红叶一步一景,被溪流串起的高雄三山像一幅超长的红叶画卷。

67175903.jpg

67175910.jpg

67175907.jpg

西明寺始建于832年,开创者为高僧空海的弟子智泉,原为神护寺的别院。

67175906.jpg

西明寺的禅味非常重,随意的一个角落就把人的思绪带回了中国的唐宋时代。不过这里庙堂庭院占地面积小,我在这里逛的时间较其他两寺都要较短。

67175908.jpg

我去的时候高雄刚下过几场雨,高雄的红叶也算是漫山遍野,但已经稍过了最盛时期。这一点在西明寺最为明显,其他地方都还茂盛的红叶,在寺内已显得有些稀疏。

67175911.jpg

67175909.jpg

回头整理照片时,倒也看着显出另一种带着禅意的美。只是当人身处其中时,红叶的震撼感不若它处那么强。

67175912.jpg

当从西明寺大门走出之时,高雄三山就基本游览完毕了。这里的这三座寺庙风格各异,路上皆是风景,一定不会让喜欢红叶的你失望。

如果你厌倦人潮,厌倦京都平原地区千篇一律的寺庙,趁着11月微凉的天气,来高雄走走吧。”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“的幽静,红叶漫天的震撼,高雄三山都有。


高雄三山

高雄神护寺 · 栂尾山高山寺 · 槙尾山西明寺

交通:请参考上篇神护寺攻略交通部分

红叶最佳时节:11月初~11月中下旬

游玩时间:一整天


本文首发于公众号:laforetimage(青森日系同好会),欢迎大家关注来玩!